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 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 正文   
走出他者:社会工作的行动研究与知识生产
发布时间:[2018-11-20] 阅读次数:[]

11月14日下午2点30分,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副教授焦若水老师应邀做客公司,于长安校区1408教室做了主题为“走出他者:社会工作的行动研究与知识生产”的学术讲座。公司社会学研究生、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部分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及陕西师范大学部分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参加了此次学术交流活动。

undefined

焦若水,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社会工作师,全国专业社会工作领军人才。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博士,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访学学者,主要从事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理论、社区研究。甘肃良助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长,兼任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研究会专家、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理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高校教师专委会副秘书长、甘肃省人民政府行政执法社会监督员等社会公益职务。长期专注社区综合服务与督导工作,先后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著有《变迁中的社区与权力秩序》、《社区概论》等著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

焦若水老师从社会工作的行动研究方法入手,探讨知识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从而反思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探讨社会工作中国化的重要性,激发社会学及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对于扎根理论和行动研究等质性研究方法的思考。

undefined

首先,焦教授从自己的学术积累和社会工作实践经验出发,提出目前中国社会工作实务服务技艺化与工具化问题日渐突出问题,继而通过“谁是他者”与“谁是主体”的发问,引发员工对外来知识与本土知识的生产与再生产的思考,从而提出建构中国社会工作的本体论与方法论命题。

undefined

接下来,焦若水老师介绍了扎根理论和行动研究。提倡研究者应从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同时注重在实践过程中进行专业反思。他以诙谐幽默的方式,对良助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社会工作服务案例进行个案分析,语重心长地告诫听众:研究者在行动过程中要学会“扎根”当地,培养感同身受的文化敏感性。

undefined

焦老师提出中国社会工作的地方性和全球性议题,强调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应该走出“学徒心理”和“学术搬运工”的初级发展阶段,从中国社会服务的悠久历史中探寻文化基因与密码,将本土智慧上升为一套体系化的理论话语。

undefined

最后,同学们就研究生的论文写作、问题意识,社会工作项目的评估等问题与焦老师进行了交流,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学术报告收获很大。本次讲座在掌声中圆满结束!

undefined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

联系电话:029-88308897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学府大道1号

Email:zxxy@nwu.edu.cn

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地图定位

常用链接